我們的業務部門認識到許多緊迫的社會問題,包括那些高度城市化地區的設施老化,老齡化社會的勞動力短缺,以及因氣候變化而導致自然災害的頻發。我們也在兩個領域看到了商機:第一,降低電扶梯、照明、供暖、通風和空調等建筑設備的能耗;第二,提供安全、安心和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在中國,人們對這一領域越來越感興趣。大國崛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,?人?樓宇?社會?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,樓宇建筑空間將更深入地服務于未來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,服務于互聯網+時代的變遷,我們不能安于現有事業基礎,必須面向未來并為之提供新的價值?,F今,中國電梯增量市場發展趨緩的同時電梯服務的重要性愈發凸顯,試想一下即使是一個健康的人想要登上10樓卻遭遇電梯停運的情形,尤其在中國社會老齡化即將到來之時,這種狀況必須避免。
可見,我們對于未來的“產業、創新和基礎建設”1將切換到另外一種場景。我們在聯網建筑設備已經有了先行的基礎,積累了超過20年的經驗。比如我們通過數據獲取和分析為電梯提供預防性維護,將電梯維保工作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。而現在日立已經擁有全球領先的物聯網解決方案,我們從顧客的數據中創造價值、加速數字化創新,并運用了日立先進的數字技術——Lumada。目前全球各地都在積極地運用IoT和AI等數字技術,我們也在中國、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日立所積累的技術與經驗,秉承日立基因細致入微的服務,最大限度地運用Lumada,開發并提供基于OT×IT×產品的優于競爭對手的全新服務,全面推動安全、安心和舒適的“可持續城市和社區”2目標的實現。
日立通過負責任的企業行為和社會創新業務,為實現“可持續發展目標”3做貢獻,它引領企業經營向善并時刻檢視我們對社會、經濟與環境三個維度的貢獻。我們對“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”4的做法是通過全球擴張、工作方式改革以及通過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提高效率創造的就業,而我們在生產與盈利的同時也通過環境和技術舉措支持“氣候行動”5。一而貫之,我們的經營、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本身的價值創造,就是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做出貢獻。
注釋中的1、2、3、4、5 分別對應 SDG:
1 SDG 9,Industry,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產業、創新和基礎建設
2 SDG 11,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可持續城市和社區
3“可持續發展目標”,2015年聯合國宣布到2030年將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(SDGs),包括結束貧窮、消除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,日立通過業務活動直接和間接為SDG的實現做出貢獻。
4 SDG 8,Decent work and economic growth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
5 SDG 13,Climate action氣候行動